&&&&实一直渴望有个自己的家,也喜欢小孩,如果不是我,他一定早就结婚生子,会过得安安稳稳——”他说不下去,谢明玉抓着他的手,好像要把自己的力量传递给他。
走的时候,谢暄用布包了苦楝树下的一掊土带回去。在新堤,孙兰烨与他们分手,临走送了谢暄一本书,书名叫《青梅竹马》,是一部中短篇的小说集,作者叫幼安,是孙兰烨的笔名。
谢暄回了趟周塘,听一个道士的建议,将土洒到那条环绕着周塘缓缓流动的那条宽阔的河里,边洒,边在心里面唤——
南生,街头巷尾回来吧!
南生,天涯海角回来吧!
南生,千山万水回来吧!
那天晚上,他就着床头灯的灯光,读幼安的《青梅竹马》,谢明玉在他身边已经睡熟了。幼安在《青梅竹马》的最后写道:
“木槿走的时候,是金黄的稻穗收割的时节,小哑巴泱泱举着那只巨大的用宣纸糊的风筝在田埂上飞跑。田里劳作的人抬头看看那个纤瘦的人影儿,善意地笑笑,摇头说;‘这小哑巴,又在疯了。’当时,阳光倾盆,风筝上那些花呀,草呀,鸟呀,好像都活了起来,他们似乎知道他们的主人将丢下他们一去不回——
木槿上车的时候,抬头看看天,碧空如洗,一丝云也没有,当然,也没有那只风筝。”
谢暄合上书本,熄灯,睡觉。
116
116、终章 ...
九月份,名扬校长再次打电话来邀请谢暄参加名扬的百年校庆,谢暄答应前往,但谢绝了特别的欢迎仪式,也不愿做讲座,只希望以一个普通的校友身份回母校看看,并且拨了一笔款为学校新建体艺馆。
周六的上午,谢暄和谢明玉一同驱车前往名扬,还是那熟悉的德式建筑,在苍老浓翠的树Yin间好像在诉说往昔的故事,学子一律都是名扬那由名设计师专门设计的制服——女生一律白衬衫,绸面领花,苏格兰短裙,白色及膝筒袜,棕色圆头小牛皮鞋;男生一律白衬衫加领带,苏格兰格子裤,皮鞋。一眼望去,仿佛置身于上个世纪,充满古典与优越感。
校庆由校方与学生会一同承办,展现了名扬从百年前的教会男校到后来的国内第一所与国际接轨的贵族学校的发展史。
巧的是,居然在那里遇见冯学壹。谢暄隐约记得,冯学壹也在名扬就读过,不过很快出国,其实不算名扬的毕业生——他果然不是作为校友而来——
“喏,我外甥,可爱不?”他这样说,下巴朝他身边的一个少年扬了扬,语气轻佻,像炫耀一件玩物。
那少年穿着名扬制服,佩戴着学生会的徽章,安静而认真,抿着唇沉默,一双与冯学壹有些相似的凤眼,微微上挑,带着天然的讥诮与嗔笑无常。
“来,认识一下。”冯学壹戏谑地指着谢暄道,“这位谢家三少,当年可是名扬的风云人物,要好好向前辈学习哦!”
那少年的目光便投向了谢暄,目光幽深,小小年纪,已经学会不动声色波澜不惊,但还是被谢暄捕捉到一丝的好奇与探究。
随后冯学壹一拍少年的后脑勺,说声,“去吧。”
少年便离开了,由始至终都未说话。
谢暄看那少年挺拔的背影,略带深意地说:“你外甥挺乖。”
冯学壹低眉,垂着眼睛用右手转着左手腕上的手串,语气轻淡,“乖孩子一旦惹出事,那就是大事,捅到跟前便是连你我也轻易平不了的。”
谢暄笑笑,并不搭话。
随后在礼堂集会,无非是些校领导与学生代表的发言,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谢暄却被校长临时摆一道,让他上台同师弟师妹们分享些人生经验,鼓励鼓励这些处于人生分叉路口的学子——
没有讲稿,他就光身一人走上台,台下是千余双黑漆漆的眼睛,他们之中或许有人认得谢暄,或许不认得,但他们有过一样的年纪,一样的躁动和狂妄。
“我没有什么经验传授给你们,经验这种东西原本就是私人的,只有是自己获得的才会对你的人生起到作用,其他人的夸夸其谈,再好再Jing彩,不过是隔靴搔痒,听过就算。我唯一能告诉你们的是,你们活着,这真是太好了,更好的是,你们还年轻,有着无限未来可期,有着不断犯错,在犯错中成长的机会。
在座的各位,基本都有好的家世,即便什么都不做,也吃穿不愁,生活无忧,但人生天地间,总得有些有意思或有意义的事情,不然赤条条来赤条条走,又是为了什么?”
袖子松松挽在臂间,因为不是正式场合,他没打领带,衣领上的扣子解开了两颗,显得优雅简约,Jing萃纯净,再加上疏朗的意态,不紧不慢的语态,侃侃而谈的修养——似乎又看到当年那个十几岁的少年,竞选学生会会长那从容淡定举重若轻的身影,现在,他更成熟,更大气,更圆融,有着征服一切感召一切的力量。
谢明玉没有坐在学校特意为他们安排的校友席上,而是坐在名扬的学生当中,也没有看台上的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