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的情形,自是了然于胸。
在今日,她心海不复平静,忐忑、不安、喜悦交织。
到了那所建于半山腰的不大的宅院,蒋徽和董飞卿先后跳下马。
蒋徽把缰绳交给董飞卿,拾阶而上,告知守门的婆子自己的名字,随后,等在那里。
门前有绿树,董飞卿把两匹马拴在树上,继而走到她身侧,侧头凝了她一眼,“放心,先生绝不会不见你。”她的忐忑更重,他感觉得出。
“但愿。”她轻声说。背离家门的事情,先生予以她理解、支持,但是,她与他的婚事……先生能赞同么?
她记得先生说过,不论怎样的人,若是与飞卿一起过日子,都一定是鸡飞狗跳的情形。也记得先生说,他是当世最出彩的人才之一,但绝对不是任何女子的良人。
就像先生给她的评价:太过冷静,而且,对己对人,也太过决绝、歹毒。
“反反复复地想,我都想不出,要怎样的男子,才能真正把你视为瑰宝,捧在手心里宠着、护着。”先生当初如是说。
是啊,她的决绝、歹毒,寻常男子都做不到,面对那样的一个她,怎么可能接受,不是打怵,便是蔑视。
想到这些,蒋徽不自主地后退一步,随即,一手伸出去,轻轻地握住他背在身后的手的两根手指。她需要一些支撑,才有继续等待的勇气。
董飞卿站到她身侧,挨着她,握住她的手。
她是这样的,面对放在心里的至亲至近的人,便难以控制自己,要么像是见到程叔父一般的几欲落泪,要么就像是此刻的紧张兮兮、患得患失。
多余。他腹诽着。虽然她不是多招人喜欢的性子,但不论怎样的人,只要曾打心底地青睐,便再不能放下她。长辈尤其如此。这是他笃定的。
叶先生若是不肯见她,也是因为他娶了她,怪他。他在长辈心里是什么样子,还是大致有数的。
——他都做好在门外罚跪的准备了,哪儿就缺她瞎紧张了?
等待,或者说煎熬了一阵子,两个人同时唇角上扬。
他们听到了叶先生的脚步声。
蒋徽挣脱了他的手,向前走了几步。
片刻后,叶先生出现在她视线之中。五旬左右的女子,身着一袭道袍,身量纤纤,面容清瘦,笑容柔婉。
蒋徽与董飞卿相继跪倒在先生面前。
“先生……”蒋徽抬眼望着恩师,语声哽在喉咙。
董飞卿适时地把话接过去:“先生,我们来给您请安。”
叶先生双手伸出,一左一右,扶两个孩子起身,随即携了蒋徽的手,“你这孩子,回京已不是一日两日,竟到今时才来见我。”
“……我想您,又怕给您惹出麻烦。”蒋徽老老实实地说。
真的是这样,回到京城,她不想麻烦如亲人一般的长辈、兄弟姐妹,希望很多事都能顺其自然地发生、解决。
正如回京之初,丁杨胆敢到董飞卿面前大放厥词,不过是认定了以往曾青睐他们的长辈、异姓手足与他们断了来往——不需要让外人推翻这认知,但是,他们也不需要不顺着如程叔父一般的长辈予以的相助有所行动。
叶先生会心一笑,“傻孩子,全无必要。”继而转头望向董飞卿,抬手拍拍他的肩,“真有个长大成人的模样了。”
董飞卿的笑意飞扬到眼角眉梢,“我知道,您这是故意捧着我说话,让我以后有个当家做主的人的做派。”
叶先生莞尔一笑,“知道就好。你要是敢委屈我的解语,我可不会饶你,定会想尽法子整治你。”
董飞卿的手抬起,蹭了蹭下巴颏儿,笑笑的,“不敢,真不敢。”
叶先生又问蒋徽,“这混小子有没有委屈你?”
董飞卿讶然地扬了扬眉。他委屈她?先生真是瞧得起他。
蒋徽笑盈盈地道:“没有。您放心吧。”
“那就好。”叶先生很是宽慰地笑了。
蒋徽悬起的心也终于落地。很明显,恩师没有责怪,更没有不赞成他们成亲的意思。虽然说,生米早已经煮成熟饭,但这一点,对她仍是很重要的。
随后,三个人在叶先生的小书房落座,寒暄之后,叶先生询问他们两个这两年的行踪,“都去过何处?因见闻有过哪些心得?”
蒋徽不肯说。
董飞卿亦如此。
叶先生的视线在两人之间梭巡片刻,玩味地笑了,不再追问,换了话题:“你们肯一道来见我,请安之余,定是有什么事情吧?说来听听。”
蒋徽望向董飞卿。那是他一直铭记于心的事,就该由他对先生当面道明。
董飞卿与她视线相交便颔首,随即转向叶先生,把想开设书院的心愿娓娓道来,末了道:“您说过的话,我一直记得。眼下您若是肯出面,我感激不尽。”
叶先生敛目斟酌片刻,问道:“书院何时能开?”
董飞卿迅速盘算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