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了吗?
“从和乖乖去睡觉,娘要好好想想,这几天好多想不起来,肯定是没睡好,所以娘也要好好睡觉。”
从和牵着额母亲的手,一起回小跨院,边走边说:“娘不要累着,想不起来就不要想,我就看前面的,娘啥时想起来再记下,就是画好了得赶紧让我看,我好带到寺里给子旦哥哥看,也给师傅看下。”
“师傅不爱看这,从和还是不要给师傅看了。”
“不是的,娘,师傅爱看的,就是都忘记了,师傅还让我和子旦哥哥把那些画册从头抄一遍,师傅说好留下来慢慢看。”
“……”师傅爱看?
“对了,娘,我忘记了,师傅让我拿回来几个书,说是让父亲看看的,在我书包里,等会我拿给娘。”
第833 老汉粘蝉
牵着儿子去了小跨院,从和从他手包里翻出几本薄薄的书册,苏氏接过一看,类似小故事,回头让三老爷看看。
交代好春花,苏氏返回正院,把书册给了三老爷,三老爷看了笑起,说法师估计是让把这里面的小故事编到画册里去。
苏氏说了儿子讲法师让他们开始抄画册里的故事,三老爷道:“还不是儿子对那些正经学问不耐烦,法师才想从方面入手,可惜,我试过,儿子不爱看呀。”
苏氏偷乐,你编的那些太无趣,小儿当然不爱看,我没改动你的,是怕你扎心,这次借着这个借口,我可得好好编下了,顺便把你的那些也改动下,就是你不要太受打击哦。
一兴奋,没睡意了,苏氏就开始先编一个故事吧。
挑了个老汉粘蝉的故事,思索下,苏氏开始写:白胡子师傅带着从和,想去找丢了的喜羊羊,路过一片树林,见佝偻者承蜩,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哪,就是看见一个驼背老人用竹竿粘知了,这时来了个叫孔子的带着他的弟子仲尼也刚好路过,听那仲尼问:子巧乎!有道邪?。什么意思哪,就是说:你的动作真利索呀,有什么诀窍吗?……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偻丈人之谓乎!这句话从和听不懂呀,就问师傅了,师傅说,那孔子说: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把一件事做好,做到出神入化的地步,这个就是那老者说的道理呀。
当然,写的如果枯燥了,就得图画的有趣些。故事里还得穿插从和看见喜洋洋了,没追上,那驼背老者拿着竹竿飞过去把喜羊羊绊倒了,那仲尼也来帮忙了,夸从和是个好儿郎等等。一个小故事分三次更新,急死儿子去,得让他多看两遍前面的再说。
三老爷看了太太的写的,听着太太说要怎么画,要把白师傅的着急和从和的疾跑画出来,三老爷是看看那故事,再看看太太,就想,太太脑子里都想的啥?哪来的这些胡扯?
苏氏说完就你不画我画的表情,三老爷就赶紧开始画了,他可不想让太太画的手稿流到外面去。
于是夫妻俩的胡扯大作就被儿子带到寺里,在法师的手上。
法师看完后,一丝微笑,只挑了正经那段给徒弟念了,念得书面语,但是,徒弟听懂了,还用口语把其他乱七八糟的磕磕巴巴的补充上。
最后就很有兴趣的把里面师父挑出来的字,坐下去练习去了,因为是故事里的,从何听过母亲的解释都懂了,挑了几个最简单的字练习,也不枯燥烦闷,又有两个只听了一遍还不熟悉的宋家俩兄弟对比,得意的从何更加用心。
接下来,法师发现,故事里就开始穿插了三字经百家姓,这一次,法师对徒弟的父母改观了,也想出了一个教导徒弟的法子。
而苏氏在屋里把提前备好的给宋昆驰的成亲礼拿出来,因为她要去冷宅,作为女方亲戚就得提前一天去添妆,成亲那天就得三老爷先去国公府,她要去冷娘子在京里的一个陪嫁宅子里去。
冷家母女提前几天就住进那宅子了,苏氏抽空去认了门,冷母对苏氏能来很是感激,她如今就只在乎这些,希望女儿婚事能多沾点福气。
添妆那天,侯夫人带着几个儿媳,苏氏也带着能出来的儿媳,和贾兰芝捎来的添妆礼,一帮人去了冷宅。
冷母因为兴奋,脸颊微红,她亲自出来招呼,众人见她身体虚弱,也都是简单祝福几句,就告辞了。
初十苏氏早早去了冷宅,见外甥女廖语冰陪着冷娘子,想起她二人一同入京,自是相熟。
看见三舅母进来,廖语冰起身,冷娘子也跟着起身,俩人福了福身。
苏氏笑上前,问起冷母,说在歇息,冷娘子要去叫母亲,苏氏拦着,说一会要忙,让冷母多歇会。冷娘子作罢,这几天,母亲Jing神兴奋,昨天招呼客人时间久了,确实累着了。
几人坐下,冷娘子说一会还要来些亲眷,国公夫人让小儿媳带着她的好友来冷宅帮下,不至于显得太冷清。
冷家在京里没什么亲人,国公府的亲朋都去那参加喜宴了。冷娘子很平静说了几句,只不过是说会有哪些人过来,不骄不躁、祥和的态度让苏氏心里给她点个赞,能看淡那些浮华,对一个十七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