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
&&&&夜间,朱元璋邀文武百官在宫内同庆朝廷北征大捷。宴席上,皇上高居正位,作为大明未来储君的皇太孙朱允炆居左席,而此次大捷的功臣燕王朱棣居右席。前来敬酒的官员络绎不绝,相比左席的恭敬谦顺,右席推杯换盏似乎更热闹一些。而康青鸾则在圣驾旁斟酒布菜,亦是忙得热火朝天。
&&&&看着臣子们其乐融融的景象,朱元璋心中颇是快慰。一来皇太孙年少有成,在朝廷事务处理的学习上进步得很快;二来有朱棣这个好儿子帮着镇守,大明边防固若金汤。一切似乎都在朝着他所希望的那样,有条不紊地发展。
&&&&“丫头,朕好久没这么高兴了,来,再满上。”
&&&&康青鸾佯装收起酒壶,不依道:“父皇,美酒虽好,不可贪杯。今日已经饮了许多,还是多吃几口菜吧。”
&&&&已有些微醺的朱元璋,看上去红光满面,声音相比平日里更是洪亮了几分。他像个老顽童般讨价还价道:“好丫头,再倒一杯好不好,朕答应你,这是最后一杯了。”
&&&&康青鸾被他认真的模样逗得忍不住“咯咯”笑了起来。
&&&&“父皇说话可算数?真的是最后一杯吗?”
&&&&“君无戏言。”朱元璋拍着胸脯保证。
&&&&“好吧。那儿臣就给您再满上,最后一杯哦。”
&&&&看着酒杯再次斟满,朱元璋高兴得双眼放光,笑着道:“嗯,这最后一杯酒可不能草草了事,朕得找人共饮。”
&&&&“父皇要与谁共饮?”
&&&&朱元璋思忖片刻,朗声道:“允炆,老四,你们两个过来。”
&&&&二人听见召唤忙起身上前,恭敬道:
&&&&“皇爷爷有何指示?”
&&&&“父皇有何指示?”
&&&&朱元璋捻了捻龙须,开口道:“难得今日大伙聚在一起喝酒,咱们也风雅一回。朕出个上联,你们来对下联,谁对的好,就与朕共饮这最后一杯酒。”
&&&&朱棣与朱允炆对视一眼,随后异口同声回道:
&&&&“是,父皇。”
&&&&“是,皇爷爷。”
&&&&“朕出个什么上联好呢?”朱元璋绞尽脑汁想着,忽然灵光一闪,“既然今日是庆祝北征大捷,那朕就出个与战场有关的,你们竖起耳朵听好了。”
&&&&这虽是圣上对于皇太孙与燕王的考题,可底下众人也纷纷放下酒盏静静恭候着。
&&&&“朕的上联就是——风吹马尾千条线。”朱元璋摇头晃脑地说着,似乎对自己这个上联颇为满意。
&&&&一旁的康青鸾听完这个上联微微皱了皱眉。马匹的确是作战必备,但似乎只是写实而已,并无太大的意境在里面。当今圣上布衣出身,胸中文墨有限,能平铺直叙亦属不易。
&&&&朱允炆蹙眉凝思,喃喃重复道:“风吹马尾千条线,风吹马尾……”
&&&&身后不远处站着的一位文士焦急得看着他,恨不得凑上前来给些提示。此人乃洪武十八年探花郎、东宫伴读黄子澄。当年朱元璋见他文采斐然便钦点他侍奉懿文太子,后来太子驾薨,他就继续留在东宫侍读皇太孙。今日殿前比试,且文武百官皆在场,他可不希望自己的主子被别人比下去。更何况皇太孙的文课若不出众,岂不是他有失职之嫌?所以此刻他比朱允炆这位当事人还要紧张上几分。
&&&&这时,朱允炆开口了,他颇有信心道:“皇爷爷,允炆想到了。”
&&&&“哦,说来听听。”朱元璋饶有趣味地等着他的回答。
&&&&“皇爷爷,允炆的下联是——雨打羊毛一片毡。”
&&&&话音甫落,黄子澄就像被雨水打蔫了的树叶一般,垂下肩耷拉着脑袋悄悄退入人群中。
&&&&而朱允炆对面原本喜悦的龙颜则是略微敛了敛,咕哝道:“风吹、雨打,马尾、羊毛,也算是工整……”
&&&&随后他看向另外一边,问道:“老四,你的呢?”
&&&&康青鸾随着朱元璋一同看向朱棣,她也觉得有些紧张起来,不知道他会如何应对。
&&&&朱棣上前一步,拱手一揖,胸有成竹道:“父皇,儿臣的下联是——日照龙鳞万点金。”
&&&&底下众人sao动起来,群臣间窃窃私语不断。
&&&&听到这个回答,朱元璋微怔了一下,随即高声赞叹道:“好,老四这个对的不错。日照龙鳞万点金,嗯,有点意思。来,老四,与朕共饮了这杯酒。丫头,给你四哥倒酒。”
&&&&康青鸾微笑着颔首,接过宫女递过来的酒杯斟满,然后递给了朱棣。二人四目对视,朱棣深情看了一眼,康青鸾微笑回应,随后又回到了朱元璋身边。
&&&&看着他们父子二人豪迈共饮,康青鸾心中却有些忐忑。朱棣的这个对子自然要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