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一个措手不及而已,算不得什么,毕竟朝廷还未真正发力。”
&&&&听到他话里有话,康青鸾转头漠然地看向他,问道:“那皇上是要怎样?”
&&&&朱允炆看向她,一字一句道:“明日早朝,朕就会下旨派兵三十万直取北平!你会明白,朕与朱棣之间,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天下之主。”
&&&&当康青鸾知晓朱棣起兵的那一刻起,她就把自己与战场上拼杀的爱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生死早已置之度外。她冷冷地看着眼前人,毅然决然地回应道:“看来皇上是铁了心地要背上这弑叔的骂名。若朱棣战死,我康青鸾也不会苟活于世。”
&&&&翌日早朝,朱允炆命长兴侯耿炳文率朝廷三十万兵马消灭叛军。耿炳文是朱元璋的老乡,当年他驻守长兴十年,令城池固若金汤,抵御住了张士诚一波又一波的进攻,极大地牵制了后者的诸多兵力。后来大明建立,朱元璋为标榜他的赫赫战功,封其为长兴侯。且这位老将是如今仅存的地位最高的开国功勋。为表自己对此次战役的重视,朱允炆决定亲自为大军送行。
&&&&承天门外,大明旗帜迎风招展,将士们各个气势高昂。齐泰、黄子澄见状很是欣喜,他们相信这一次朝廷大军定能将朱棣这个乱臣贼子拿下。
&&&&长兴侯耿炳文虽已年过六旬,花白了胡须,身子骨却仍旧十分硬朗。只见他身着盔甲单膝跪地,恭敬拱手辞行道:“臣此次出征定当不辱圣上期许,平定北平叛乱。”
&&&&朱允炆双手将他扶起,回道:“此役就有劳长兴侯了。朕在京城等着你凯旋归来。”
&&&&“谢皇上!”
&&&&耿炳文说完正欲转身离去,却被对方给拉住了,看着朱允炆欲言又止的模样似还有其他交代。
&&&&“长兴侯,”朱允炆压低了声音道,“若两军交战时遇上了燕王,还望你留他性命……朕不想背上杀害自己亲叔叔的骂名。”
&&&&耿炳文听完虽有些疑惑,但这是皇上亲口圣谕,自己也不好多说什么,于是便点头应允了。朝廷大军浩浩荡荡地向北方出发,到达真定后,耿炳文就开始进行一系列的部署。
&&&&当朱棣得知朝廷大军进驻真定后,立马派遣张玉带人前去打探虚实。很快,张玉带着人就回来了,未有片刻喘息就直奔大帐向主帅禀报自己收集到的情报。
&&&&“王爷,此次朝廷派来的主帅是长兴侯耿炳文。他已派遣徐凯驻守河间,潘忠驻守莫州,杨松进驻雄县。此次朝廷虽号称有三十万大军,但目前依末将看,他们人马还未到齐,如今的兵力大概在十万左右。”
&&&&“十万人分了三个地方,那每个地方也就三万。王爷,末将愿作先锋前去一战。”朱能请愿出战。
&&&&张玉见朱能抢在自己前头开口,不甘示弱道:“王爷,末将也愿先锋出战。潘忠和杨松都是无谋之辈,且对方军中军纪涣散,士兵犹如一盘散沙,与我军不可同日而语。”
&&&&朱棣见二人如此积极,很是欣慰,但他深知耿炳文是个有实力的将领,于是指着面前的沙盘,开口道:“两位将军莫要心急。长兴侯虽年事已高,但毕竟是跟随太,祖皇帝征战多年的老将。本王看他如今的部署,河间、莫州、雄县三地呈犄角之势,定是等着我们前去进攻,然后互相支援将我们拖住后来个迎头痛击。”
&&&&众人边听他说边看着沙盘中的小旗子,了然地点点头。
&&&&“耿炳文不愧是我大明朝最好的防御将领。可是……”道衍话锋一转,“如今朝廷是要攻打我们,却让一个擅长守城的老将出马,建文帝也真真是无才可用,可悲啊可悲。”
&&&&朱棣明白他话中的含义,善攻的徐达、蓝玉等都早已被他的父皇除去了。当年大肆打压开国功勋,在如今看来他英明的父皇是在无形中帮了自己一个大忙。耿炳文之所以能独善其身与此也有很大的关系,留着他,掀不起大风浪,且子孙日后被人欺负还能保上一保,所以留了这么一个善守不善攻的老将。
&&&&“那王爷,我们是打还是不打呢?”张玉问道。
&&&&朱棣坚定地回道:“打,当然要打。只是我们要选一个好的据点,挑一个好日子。”
&&&&朱棣挑选的好据点就是娄桑,此地距离雄县最近,他亲自带兵隐藏于此,准备发动他对耿炳文的第一波进攻。而他所谓的好日子,就是八月十五中秋之夜。
&&&&之所以选在这一天进攻,那是因为朝廷士兵背井离乡来北地作战,他们是兵、也是人。“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样一个本该与亲人团聚的夜晚,他们出门在外作战,生死未卜,心中自然落寞。于是南军士兵们举酒共庆佳节,互相聊表安慰。
&&&&就在朝廷军的将士们个个喝得酩酊大醉,思想防线松动,没有任何防备的时候,燕军士兵犹如天降奇兵出现在他们面前,未等组织起有效的反抗就已被灭了大半。雄县主帅杨松见此情景立即派